学校35岁以下教工中有党员279名。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他们兢兢业业工作,茁壮成长,成为学校实干进位, 实现“大学梦”的一支有生力量。在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来临之际, 我们采访了其中几位先进代表, 展现青年教工党员的优秀风采。
理学院骆钧炎 学生成长我最开心
“看到我的学生有收获有成长是我作为老师最开心的事。”年轻的理学院博士骆钧炎副教授从教以来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近几年,骆老师先后被评为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共产党员,校青年英才,校2012-2013学年优秀班主任,获得校第三届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
骆老师上国际班的大学物理课,课堂教学采用全英文授课。国际班除了中国学生还有来自10多个国家的60余名留学生。文化元素混合多样,水平参差不齐,讲课特别累。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骆老师每周二、四下午在办公室答疑。来自克什米尔的Semeer从未“逃课”,每次去都备足“功课”,或带课堂作业,或带书本。Semeer数学薄弱,俗话说数理不分家,物理要学好,数学基础就须扎实。骆老师讲一道物理题,得先从高中数学知识一点一点讲起,一讲就是一下午。“三角函数那一块我单独拿出来从邻边对边开始讲,可是遇到题目还是要重新一遍又一遍解释。”只要Semeer肯问,骆老师就不厌其烦地讲解。这样的 “小课”一直持续到学期结束。期末前几个星期,骆老师增加答疑时间,双休日也用来辅导学生。
“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多付出一些时间是应该的,关键是要对学生负责。”本着这样的教学态度,骆老师深受中外同学们的爱戴。国际班学生对物理实验仪器的熟悉度比中国学生弱,一些实验对他们来说难度很高。刚开始教国际班实验课时,原定中午12点15分结束的课程总要拖到下午1点多。那一个多月,每次实验课,骆老师都吃不上饭。后来通过改革,打破自由组队,让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组队做实验,这既提高了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也提高了实验效率。“很幸运,我们遇上了一位好老师。”一留学生说。
生化学院楼坚 “楼叔叔”行胜于言
入校工作7年来,楼坚作为一位年轻的党员教师,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悉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和同事称赞。
军训炎炎夏日,他提着一大袋西瓜为学生送清凉;中秋团圆佳日,他给班里的每个同学送月饼。秋游他与学生一路相伴,愉快地度过难忘时光。都说大学班主任不会时刻陪在学生左右,但生物工程12级的班主任楼老师却用心时时给班里每一个孩子带来温暖。同学亲昵地称他为“楼叔叔”。
期末考试结束,他仔细查看每一位学生的成绩,清晰地做出标记。对成绩不理想的,他亲自面谈,并召开班委会要求班委帮助这些学生学习,共同进步。上学期末,专业第一的叶同学成绩稍有退步,楼老师亲切调侃道:“你这次没发挥正常水准吧!”叶同学一怔,奋起迎头赶上。
2014年学校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3月中旬到4月下旬整个招生录取工作冲刺阶段,担任学院科研秘书的楼坚老师忙不过来。有半个月,他每天要打近百个电话,联系各高校的考研毕业生。面对日复一日繁重耗神的工作,楼老师没有一句怨言,加班是家常便饭。他没有豪言壮语,而是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承诺。
经管学院刘卫星 做同学朋友润物无声
担任经管学院2013级学生辅导员、市场营销12级三个班班主任的刘卫星亲民和蔼,他说:“要尊重学生,从做学生的朋友开始,慢慢地影响和改变他们。”
他的微信有几百个学生好友,是学生微信朋友圈的活跃份子,评论、提醒、鼓励、点赞一个不落。通过微信、QQ,他及时掌握学生思想脉络,有针对性地做工作。与“兄弟”酣畅淋漓打上一场球,不经意地聊上几句,然后叮嘱:“蓝一波,学习要上点儿心哎!”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学生并不反感排斥,引导效果好。
一些学生进大学像是来体验生活,而不是来学习,对未来十分迷茫。刘老师耐心地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问他们将来的打算以及回想刚进大学校门时的激情,通过循循善诱,激发成长成才的欲望和动力。一个女生寝室闹矛盾,影响学习生活。刘老师深入了解情况,消除室友间的猜测、误会,让同学面对面沟通打开心结,原来的“死敌”重归于好。她们说,刘老师不仅把她们从死胡同里“解救”出来,还潜移默化上了“做人做事”的生动一课。
原载于5月10日《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报》第353期,学生记者霍晨璐、李睿、马思宏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