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金项目获得者:李其朋、黄俊、何小灵、沈瑜;省部级科技奖获得者:孙泽生、罗战友。2009年,学校一批70后、80后青年教师异军突起,攻城拔寨,科研业绩十分抢眼,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科技奖,他们“掠夺”过半。
科研“新星”有何秘笈?日前,记者采访了其中几位佼佼者。
“软环境”助成长
“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这是刚过而立之年的生化学院副教授黄俊博士接受采访时发出的肺腑之言。三年前,他可不是这样想的。实验条件差、科研氛围弱,与他刚刚离开的浙江大学相比,反差太大了。黄俊徘徊在学院路校区,犹豫不决。当时,浙大导师留他,江苏两所高校要他。
这三年,黄俊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学校软环境的变化,图书馆馆藏不断扩容,英文文献以前很少,现在基本都能查到;“习得学术论坛”的举办对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很有帮助;完成科研任务抵扣教学工作量;出国交流与国家留学基金一比一配套资助等等。
年轻教师最渴望的不是经费,而是学术氛围和年长教师的提携和指导。黄俊说,没有学院搭建的平台,领导的扶持,他不会这么快脱颖而出,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拿下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
机械学院李其朋参与宋德玉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新老教师优势互补,仅4个月就完成了浙江银轮公司“零件平面度自动检测装备”的科技项目。
态度决定成败
我们不是什么名校、牛人,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这所学校许多专家都不知道,拿国家级项目,我们要比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教师付出更多。没有科研基础的积累,凭什么给你项目。
理学院何小灵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一直铭记导师的告诫:“做学问一定要追求质量,论文少不要紧,但要拿得出去。发表低劣论文,人会产生惰性,在学术圈内影响也不好。”进校3年,何小灵拿了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有科研支撑:两篇论文被权威SCI期刊收录,在有中科院、清华大学等专家学者参加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过学术报告。
经管学院孙泽生说,做层次较高的项目,从准备到研究结果发表,他一般都要花费两年时间。
独辟蹊径走新路
传统研究,我们基本没戏,搞不过树大根深的老牌大学,必须另辟蹊径,在交叉学科、在与国计民生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上寻找突破口,耕耘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建工学院罗战友当初选择“岩体”这一研究方向时,对省内高校相关学科作了调研,进行自我评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以往对岩体稳定性的预测都是通过设计、施工人员的经验来判断。罗战友根据灾害的成因,结合研究成果建立模型对岩体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减少此类灾害带来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正因为研究方向契合社会需求,他先后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
2009年,何小灵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超导电路QED的参量下转换与单光子探测的理论研究”,是量子理论与信息技术新兴交叉课题,处于国内领先。这是他跟踪、关注国内外学科前沿动态,深入思考,对读博研究方向作出调整后的选择。
科技处负责人给记者开了一份科研“新星”的名单,除上述提到的人名外,还有向坚、周群一、陈宁、路胜利、潘卫清、杨雪、沈瑜、胡桂林、李国能、张治国……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新星”的茁壮成长,学校未来的天空必将星光灿烂。
原载于2010年4月25日第280期《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