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 

我和我的祖国:我因祖国而骄傲

资讯来源 :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 2009-10-03 00:00

            在德国呆了多年,深有感触德国人对中国认识的变化——
                 我因祖国而骄傲
                中德学院 金秀丽博士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第一次以翻译的身份随团出访德国。在一个美丽的小城稍事逗留时,我和一位德国夫人聊了起来。当我告诉她我们来自中国时,她睁大那双美丽的大眼睛,说:“你们不像中国人!我认识的中国人不是这样的。”根据她的描述,我才得知,这位夫人对中国的了解是从张艺谋那部曾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中得来的。无独有偶:不久后,一个中国人向我抱怨,某些德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竟然局限于“黄土地”!那个时代,德国媒体中关于中国的报道屈指可数,而当今流行的网络尚未进入百姓人家,在德国的中国人又寥寥无几,电影难免成了他们了解中国的一大渠道。
  不久后的一天,我去一位德国教授的办公室。他也睁大眼睛看着我:“说实话,我还从没正面接触过中国人。据说,中国人皮肤是黄的,可你看上去还没我黄呢!”这话不假。德国人喜欢在户外活动,把自己晒得黝黑黝黑的;而我们中国人,尤其是女性,大多长得水灵灵,皮肤白里透红。不怎么接触中国人的教授自然是少见多怪了。
  九十年代中期,出现因私出国的热潮,而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德国各大知名的报刊杂志开始频频刊登有关中国的报道。随着中国在世界大舞台的崛起,德国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谈论与中国相关的话题已经成为德国人的一大时尚。在德国留学的我,从那些热切关注中国发展的德国朋友那里了解到许多情况:上海的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上海地铁建成通车;浦东耸立起璀璨的东方明珠塔;而它的边上将建成高达88层的金茂大厦。诸如此类的消息让我激动不已。当我九十年代末回到上海时,几乎不认识这个曾经学习、工作过六七年的城市了!一切都变了,原来拥挤不堪的南京路变成了宽敞、整洁的步行街,曾经荒芜的浦东竟然已经高楼林立。
  2005年,我应邀去德国一家著名的教会私立学校作一个关于中国教育制度方面的报告。听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多是12至18岁年龄段的中学生。这些从外表看还显得单纯、幼稚的学生,在提问时却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见解和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他们的指导老师向我透露,来这里上学的孩子们,除了要缴纳昂贵的学费之外,还须经过严格选拔。他们大多出自名门贵族,而且智力超群。中文是他们的必修课,德国绝大部分出版的关于中国方面的书籍以及杂志报刊,都可以在他们学校的图书馆找到。我第一次惊叹了:德国人只花了十多年的功夫,已经从门外汉发展成中国通!他们不仅虚心好学,而且用心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掌握中文,了解中国。
  “我喜欢学习中文,因为未来属于中国!”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充分的理由为祖国母亲感到骄傲!

  图为作者与曾为我校中德合作项目作出积极贡献的、原下萨克森州科学文化部对外项目处处长加菲特博士(右)在一起

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