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9时16分,余姚市梁弄镇初级中学校长徐立科因突发脑溢血昏迷,经抢救无效病逝,年仅42岁。
3月3日,泪雨纷飞,徐立科出殡的日子,学生们赶来了,同事们赶来了,老家梁弄镇甘宣村的乡亲们赶来了……上千名自发赶来的群众从甘宣村一直排到梁弄镇上,为的是送徐立科最后一程,为的是见徐立科最后一面。
一位普通人民教师的逝去,缘何牵动众人的心弦,缘何令这片革命红土地动容?
“山里的孩子比较‘野’,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需要更多的爱心,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每次提起徐立科,梁弄镇初级中学的老师们总会想起他时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
对学生的这份爱,21年来不仅没有间断,反而与日俱增。
因为心中有爱,他总能在校园里1000多名学生中发现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陈奕臻曾是一个爱打架的孩子,平时喜欢“惹是生非”。徐立科经常抽时间找他拉家常,得知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很是心疼。“如果愿意,你就叫我叔叔吧,有什么烦心事和难事都可以找我说说。”一次次关切的谈话,温暖了陈奕臻孤独的心灵。
去年下半年的一个中午,徐立科巡视校园时发现一名新生吃饭时间却在校园游荡。见孩子脸色不好,他就上前询问。原来这个孩子是孤儿,平时吃饭就靠邻居照顾,解决一顿是一顿。徐立科听后心里不是滋味,立即带她到食堂,给孩子买了饭菜。事后,他和其他校领导商量,在校3年,该学生免费在学校食堂用餐,校团委从学校爱心基金中定期给她发放生活费。
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往往情绪波动大、逆反心理重,容易误入歧途。对待学生,徐立科总是真诚地交流、睿智地劝导、小心地呵护。
汪锦聪不会忘记,是徐老师苦口婆心的开导,将他从“网瘾”中拉了出来。
徐立科发现住校的汪锦聪上课经常打瞌睡,一了解,原来小汪经常在夜自修后溜出去上网吧,为了省钱上网,每餐只吃方便面。“你再这样下去不行啊,书读不好,身体也垮了……” 徐立科推心置腹,帮他分析利害得失。经过4个多小时的促膝长谈,汪锦聪终于被徐立科感动。从此,他再也没有去校外网吧玩。
徐吉焕不会忘记,是徐老师让他懂得如何自信地生活。
徐吉焕曾是郑娟飞班里的学生,父亲过世早,母亲靠务农拉扯两个孩子长大。因为生性顽皮,母亲又无暇管教,徐吉焕成了村里的“小捣蛋”。郑娟飞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就和丈夫商量帮帮这个孩子。“如果家长和学生同意,就让他住到我们家吧。”初三下半学期,徐吉焕成了徐立科家中的一员。徐立科夫妇将女儿的房间腾出来,新买了床、书桌,给徐吉焕布置了一个学习生活的“小天地”。
“徐老师不肯收一分钱,不但给我补习功课,还给我烧菜做饭,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说起15年前的往事,徐吉焕历历在目。他至今记得自己参军前,徐老师说的一席话:“人各有所长,都可以为社会作贡献,你参军报效祖国一样很出色。”如今,已退伍回余姚自主创业的徐吉焕,谈及徐老师时不禁潸然泪下。
马洪波不会忘记,那个暑假,徐老师放弃1个多月的休息时间,为他们20多名“编外学生”无偿补习。
那一年,初中学科调整,“科学”一科变动最大,很多孩子都不适应。老家许多乡亲找到徐立科,请他帮忙给孩子补习。了解到孩子们也想利用暑假充充电,徐立科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向学校借来桌椅、黑板,给这些并不在自己学校就读的“编外学生”义务辅导起来,搭上了休息时间不说,还贴钱给家住得比较远的孩子张罗午餐。
几位家长过意不去,想给徐立科交点“补课费”或送点土特产表示谢意,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连送几个苹果,都被他们夫妻俩退回来了。”甘宣村村民张建平、颜菊娣夫妻俩每次说起徐立科,都会抹眼泪:“村里人只要遇到孩子学习、教育上的难事,都喜欢找阿科帮忙。阿科不管多忙多累,从来没拒绝过。”
赵建飞曾是徐立科在横岙中学任教时的首届学生,现在在浙江传媒学院任教。她感慨地说:“从徐老师身上,我懂得‘人民教师’的深刻含义。”
……
正是徐立科无私的爱开启了学生的心扉,点燃了学生心灵的火种,勉励学生做一个文明、自信、智慧、大气的阳光少年。
分管学生德育工作的头两年,徐立科为了方便管理500多名住校生,他动员妻子和女儿一起住到学校宿舍。三口之家就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房间里,还要交租金和水电费。郑娟飞说:“其实,我们家离学校走路也就10多分钟,阿科觉得和学生一起住在学校,更方便照顾他们。每天晚上他都要在校园里‘转’好几圈,等学生都休息后才回来。”
学校的1000多名学生都认得徐立科,因为早上当他们步入校门时,这位面带笑容的校长早早地站在校门口看着他们走进校园。而晚自习结束的时候,他又会出现在校门口,目送学生离开后才放心。
在徐立科心中,最放不下的是学校,最牵挂的是学生。2月19日上午,在去余姚市人民医院检查的路上,徐立科还一直和妻子聊着学校的事;在离医院只有两个路口,突发脑溢血昏迷的前几分钟,他还在和妻子说塑胶跑道的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一名党员,徐立科在平凡的岗位上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将毕生的时间默默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用一言一行诠释着情系山区、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和无私大爱。
原载于4月29日《浙江日报》头版,作者:袁 艳
转载时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