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工作上进与否,杭州人喜欢用“要不要有事情”来形容评价。一个人一旦患上了“不要有事情”的病症,就像盲人进入了死胡同,没有了出路,其人生格局也将因此而变小。
环顾周遭,在我们身边,不乏“不要有事情”的现象,工作推一推,动一动,不推不动,有时推了也懒得动。逼急了,花拳绣腿应付一下,过后,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真功夫没练就,打“太极推手”倒有一手。工作不上进、没做好,还美其名曰“做事低调一点好”。
不过,近几年“不要有事情”,想吃口“安耽饭”是越来越难了。毕竟“敲敲木鱼,撞撞钟”技术含量低,应付不了:工作目标的实现,师生想发展的愿望,岗位职责的要求。再往后看,能让其呆的好地儿是越来越难找了。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要有事情”意味着固步自封,不谋发展,不求上进。时间长了,势必会出现对“四新”(新形势、新理念、新事物、新要求)没有感觉,遇上困难和矛盾“三老”(老办法、老经验、老习惯)不起作用。坐井观天,不作横向比较,看摊守业,盯着眼皮底下的一点利益,只会使自己陷于被动,背上包袱,迷失自我。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不要有事情”任其发展,“不要”会走向它的反面,生出一些不该有的事情来。因为“不要有事情”,除了缺乏事业心、责任心,还会出现知识、能力“短路”。别人进步会彰显自己的落后和不作为,天长日久,内心不免会生出空虚和恐慌,眼睛会自觉不自觉地盯住冒尖者,自己不干也不想让别人干好,不知不觉中自己走到了做好工作的对立面,成了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解决和铲除“不要有事情”的思想意识和滋生土壤,除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外,还得从机制上入手,打破平衡,鼓励先进,多层次、全方位封杀“不要有事情”的生存空间,不让其有“不差钱”的舒适之感,从思想深处真正意识到偏安小和山一隅,当“太平官”,吃“安耽饭”难矣!
原载于3月25日第261期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