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 

和山聚焦:风正一帆悬——学风建设探究

资讯来源 :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 2007-07-12 00:00
  日前,校新闻中心分别召开学生、教师座谈会,采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等,围绕学风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力图对正在开展的“评建”工作有所启示和帮助。

  谁是主导力量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对于这一点大家有共识。但对于谁是课堂教学秩序的主导力量,认识上有分歧。一部分教师认为,辅导员管着学生入党、提干、评优、评奖等,手中权力大,学生听辅导员的话。座谈会上,一位老教师用“拜托”两字请辅导员帮助抓好课堂教学秩序;与会一年轻辅导员则认为:课堂是教师的,教师要担起责任。
  一老教授直言:“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迎接新生、姐姐结婚喝喜酒……诸如此类的请假,辅导员、班主任不应该轻易批。校内任何活动都不能冲击教学。”
  眼下,老师怵学生的现象确实存在,对学生只表扬不批评。学校明文规定:“任课教师随机抽查三次旷课,或学生一学期内缺做实验、实习时数达三分之一或实验、实习考核不及格的,都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期末考核”,而有的老师并没有“遵照执行”。
  “80后”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望和77、78级大学生相比有天壤之别。许多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自主学习性差。有的学生说,我到了大二、大三还不知道所学专业是干什么的,毕业后怎样去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根据校内组织的一次“大学生心理与学风相关性研究”调查显示,仅有6.92%的学生承认学习目标“很明确”。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明确奋斗方向。
  校教学督导组教授认为,抓学风不能手软,必须照章办事,不能因怕评教被学生打低分数而放松课堂教学管理。“在信息学院,即便是逃课大王,也不敢逃徐鸿鹄教授的课,除非不想把书念下去。学生考试不及格,谁来说情都难以使他‘高抬贵手’。”徐教授的严厉并没有影响他的“师尊”,反而受到学院师生的交口称赞。

  指挥棒要灵
  实践表明,跟读重修效果不好,弊大于利。既要学好新学期的课程又要消灭过去的“红灯”,这对学习能力本身有所欠缺的重修者来说,是一大难关,且重修听课也经常与新课程上课时间冲突。有的前面“红灯”未灭,后面“红灯”又亮,这些学生索性等毕业时“清考”,“横竖你得让我毕业吧”。老师认为这种潜意识、潜规则的存在,是抓好学风建设的“天敌”:高年级学生把这种“经验”传授给低年级学生,危害极大。
  一位分管教学的二级学院副院长说,可以借鉴德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前置课程没有过关的,就不能进入后续课程的学习。
  学生说大一刚入校时大家学习成绩差不多,到大二时开始分化。有的学生把电脑游戏当成了主业,把学习当成了副业,进入教室萎靡不振,回到寝室就精神亢奋。每学期开学时学风好,中间松弛,期末突击。
  一名已有5年工作经历的辅导员说,这些现象与考试多少有点关联。你平时认真学习,而别人期末突击做几份复习题,考试也能过关,两者之间看不出有多大的差距,这对学风建设有消极的影响。
  生物工程041班的学生党员鲍金冠向学校建言:“把考试成绩分块化,一学期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这样既可让同学把知识学得扎实,也可遏制‘期末突击,考过便忘’的不良学风。”此议与教务处处长冯军的想法不谋而合。冯军强调要把单级性、终极性评价与形成性、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他说,大学英语课学风比较好,成绩也比较理想,原因之一就是强化过程管理,一个学期有20多次成绩记录点,每次测试学生都不敢懈怠。

  学生是天
  教学是个良心活。说起有的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备课不到位,讲课敷衍塞责,理学院王长荣教授愤懑道:“我都讲了20多年的课了,教材也编写过几本,可每次上课前我还得认真备课,用红笔在书上圈圈划划。学生说我严,我告诉他们,谁的书翻的比我的旧,说明谁学得认真。而我们有些老师,教材不认真看,课件网上下载,上课画图、推理,晃晃PPT就过去了。”
  “有的老师不是在教书而是在读书,一节课下来语调都不变,很痛苦。”“同学一看到这样的老师就有抵触情绪。”一位姓柴的大四学生建议:“专业课也应参照选修课的模式,开课二周后学生有权力选择教师;加大对老师的考核,上课好的老师请他多上课,差的就不让他上。”
  记者在座谈、采访中感到:“以生为本”不仅仅是一句宣传口号,它更是一面镜子、一把标尺,用它对照、衡量我们的教学工作,会看出许多不足:
  ——排课。“教学计划制定后,教师排课要有计划、讲科学。现在有的年轻教师一学期开两门新课,这样能把课讲深讲透吗?”校教学督导组长吴作伦教授说:“听年轻教师上课,有的对课程内容明显不熟悉。”
  学生反映排课“苦乐不均”,密的时候两三天排课满满的,疏的时候两天没有一节课;上完体育课再上其它课,听课效果不好;期末考试与上课“紧密相连”,希望考前有一周复习时间。
  ——课件。眼下一些教师上课太依赖于“课件”。几位教授认为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逻辑性强的公式,还是要在黑板上一步步推导出来。参加座谈会的年轻教师也认为刚走上讲台少用“PPT”教学,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清唱见功夫”。
  ——科研。至少有三分之一学生学习热情是高的,希望老师或高年级同学带他们开展科研实践,但学校缺少这样的氛围和环境。
  ——自修。“一个上午(6月26日),我被赶来赶去换了5个教室自修,耐性不好的都不想继续学了。”这位大一的学生要求“能否明确几间教室为自修教室。”有的学生提出,新建学生公寓每幢楼能否有一间自修室。
                          校报记者  冯  芹  宋  珂  倪国平 

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