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新闻 > 正文 > 

校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常怀忧患之思与自警之心

资讯来源 : 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 : 2007-04-09 00:00
  编者按: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本报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特约评论员文章,文章结合学校实际对增强“三种意识”进行较深入地探讨和阐述。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在“评建”中,以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抓紧抓实做好各项工作。

  3月上旬,学校围绕“评建”组织近70名干部赴中国计量学院进行全方位的对口学习取经。这次登门求教可用“震动”两字来形容,昔日学院路上同属“第三世界”的邻居,曾几何时已远远地走在了前头,差距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回首20多年办学历史,成绩不容置疑。但在学校发展进程中,我们一些同志滋生“小富即安”的思想,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动辄“我们过去怎样怎样”、“人家也是这样的”,因循守旧,自缚手脚,不思进取。衍生而来的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揽功推过,党同伐异,用权偏私等像瘟疫似地侵蚀我们的干部,甚至个别问题还比较突出。“计量”取经之行仿佛被猛击一掌,那些自我感觉良好其实昏昏、懵懂的同志该清醒清醒了:社会的评价和选择是横向比较而不是纵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起点低、底子薄、条件差……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对于落后麻木漠视,无动于衷,甚至还念念不忘前人留下的一点薄产,窃为自重。作为一所后发学校,我们必须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面对落后,知耻而后勇,发奋图强,拼命追赶,在林林总总的高校中抢占一席之地。
  忧患意识的可贵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是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是清醒剂、是利刃、是号角、是战歌,催人奋进。今年12月进行的本科评估,对学校来说是实施跨越式战略的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把忧患意识贯穿于整个“评建”过程,不断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点,应对困难的措施考虑得周全一点,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创办之时“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借助莫干山中学办学,然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一点都不输于条件设施优越的学校,毕业生受到社会的青睐和追捧。当时,学校凭的是创办一所新型大学的理想,学习、借鉴德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经验,埋头苦干,艰苦创业,为学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今天,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已远胜于当年,但是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和精神不能丢。“评建”见精神!领导干部要挺直脊梁,转变作风,始终保持昂扬锐气,带领群众漂漂亮亮地打胜“评建”这一仗,为学校全面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建功立业。
                           原载于4月5日 《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报》第225期头版

天博官方(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318号

邮编:310023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

Copyright © 2022 浙江科技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5128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616号